本文摘要:为彻底改变生存环境拔掉穷根,山西将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,组织贫困群众参加治山治水、植树造林,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群众增收脱贫的过程,实现互促双赢。
为彻底改变生存环境拔掉穷根,山西将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,组织贫困群众参加治山治水、植树造林,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群众增收脱贫的过程,实现互促双赢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西是我国扶贫开发重点省份,同时也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,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约10.8万平方公里,占土地面积的69%,现有的232万贫困人口也多分布在水土流失区域,恶劣的生态环境与贫困交织,生态治理、脱贫攻坚难度较大。如何让穷山恶水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?山西省委、省政府近年来把生态扶贫作为重要抓手,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、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的战略目标,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群众增收脱贫的过程。娄烦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,同时也是省城太原的水源保护地和生态屏障。
近年来这个县依托汾河流域治理工程,打造山水娄烦,加快生态扶贫,累计造林17.3万亩,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增加收入。娄烦县杜交曲镇下石家庄村村民曹茂志指着绿意盎然的山坡说:这里原来是光秃秃的荒山,老百姓光靠种粮食,一年也收入不了几个钱,现在治理后,我在这儿光打工(绿化养护)一年就能赚两万多元。
购买式造林拓宽扶贫路我靠挖坑、种树,不到两个月就挣了4000多元,相当于种10亩玉米的收入。岚县会里村村民马兰柱说。他以前土里刨食,一年到头种地收入不到4000元,两个儿子结婚还让他欠了一屁股外债,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。今年初,马兰柱在乡政府的帮扶下,加入会里村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,成了一名专业植树造林社员。
合作社自主购买苗木栽植管护,林业部门验收合格回购林地,社员们从中获得收益。我们签了4000亩的任务,前期苗木、人工投入每亩420元。
林业部门每亩的收购价为550元,这样我们就能赚几十万元,分到每户头上也有将近1万元。马兰柱说。岚县地处吕梁山生态脆弱区,这个县近年来将造林绿化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,通过实施购买式造林模式,实现群众增收与环境改善互促双赢。
像马兰柱一样,岚县近千户贫困户都享受到了购买式造林带来的好处。据统计,岚县拥有造林资质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47个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88%。
预计到十三五末岚县将完成20万亩的造林绿化任务,1600多户贫困家庭有望通过生态建设实现稳定脱贫。目前山西还有近4000万亩宜林荒山需要治理,汾河等流域生态修复治理也在加速推进。山西省将统筹山水林田湖,统筹生态林和经济林,组织引导贫困农户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参与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,使荒山绿化、生态修复成为贫困农民就业创业的重要支撑,实现治污增绿和脱贫致富的有机统一。
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逐绿而行,也要留富于民。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、产业优势?山西在不断探索。地处吕梁山西麓、黄河东岸的石楼县是一个山区小县,山高、沟深、石头多、土地薄,是石楼的县情。面对穷山恶水,石楼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,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新理念,统筹治山治水,协调增绿增收。
石楼县在退耕还林过程中,按照东布核桃、西铺枣,见缝插针栽树苗的思路,重点打造红枣、核桃精品科技示范园,向干果经济林强县迈进。据统计,石楼县退耕还林面积68.1万亩,是全省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县;干果经济林面积53万亩,是全省人均干果经济林面积最多的县。目前石楼县红枣面积28万亩,核桃林面积25万亩。正常年景,仅红枣、核桃经济林总产值就可达1.11亿元,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900多元。
懂绿护绿用好绿。生态+旅游是石楼实现优势转化的又一途径,打造棋盘山等标杆性旅游景点、做精留村毛泽东路居地实景文化园项目集群正如火如荼。
当地村民感慨地说:现在,那些在大城市里为雾霾烦恼的人们,尤其羡慕我们石楼的绿水青山、蓝天白云!既要绿水青山,也要金山银山。山西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说,目前山西脱贫攻坚任务很重。千方百计实现群众增收与环境改善双赢,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。
(记者王飞航)。
本文来源:jbo竞博-www.wjwsdp.com